液晶屏顯示模塊的顯著優勢
相對于CRT顯現器來說,LCD克服了CRT體積巨大、耗電和閃耀的缺陷,但也一起帶來了造價過高、視角不廣以及彩色顯現不抱負等問題。可是從技能上來說,液晶顯現器的優勢依然很顯著,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:
一. 體積更小,分量更輕
傳統的CRT顯現器因為利用顯像管技能成像,需求內藏真空顯像管,再在尾端配以電子槍,使其長度一般均超過了30厘米,那整個顯現器的體積當然就更大。如液晶顯現器選用液晶資料,再利用相應成像技能完成顯現目的,不必在顯現器內部裝置顯象管,體積當然較小,像EMC的15英寸液晶顯現器BM-568,其體積僅為19英寸CRT顯現器體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放置時具有較大的彈性,而其細巧的體積當然也使它的分量大大下降。
二.相對顯現面積更大
傳統的CRT顯現器因為遭到顯現技能的限制,其所標明的尺度要比熒光屏的顯現面積要小,一般一臺15英寸的CRT顯現器,盡管其標明的尺度為15英寸,但其真正的可視規模可能只要14.1英寸左右,而17英寸的顯現器可能只其下15至16英寸的顯現面積。但液晶顯現器因為面像原理的不同,其所標明的尺度即是實際的顯現面積,如三星的15英寸液晶顯現器的顯現面積就完完全全的15英寸,相當于一臺17英寸CRT顯現器的顯現面積,如里兩者價錢差不多的話,當然是買臺液晶顯現器的合算得多。
三.零輻射,無閃耀
CRT顯現器選用陰極顯像管成像,其內含的電子光束在運動時會產生許多靜電與輻射,并且是電子束的工作速度越快,其輻射越大,人體長期運用,會對眼睛及皮膚構成損害,構成眼睛近視、皮膚過敏等問題。而液晶顯現器因為選用液晶資料,運作時無須選用電子光束,因而沒有靜電與輻射這兩影響視力的問題存在。別的,CRT顯現器一幅畫面的構成是經過水平掃描而構成的,只要在掃描頻率到達必定數值時,才沒有閃耀現象,而液晶顯現器不需求什么掃描過程,一幅畫面幾乎是一起構成的,即便改寫頻率很低,也不會呈現一點點閃耀現象。
四.功耗小,抗干擾才能強
CRT顯現器除了電路及顯象功耗之外,還有顯現屏的功耗,而液晶顯現器主要是背光源和電路功耗,其顯現屏的功耗能夠忽略不計,像EMC的15英寸顯現器BM-568,其功耗僅為35瓦,比相同顯現面積的CRT產品少了近50%。別的因為液晶顯現器不像CRT顯現器那樣彩用顯像管及電子槍成像,不必考慮因為進步電子槍發射電子束而帶來的高輻射影響,而僅僅經過熒光管發射的背光來取得亮度,因而具有了更強的抗干擾才能,即便是在光線比較集中的環境中,也會遭到不錯的顯現作用。
五.畫面質量更高
傳統的CRT顯現器在選用模仿顯現方式,顯現卡的信號輸出選用模仿輸出方式,在傳送過程中就有可能構成圖象的丟失,導致畫面質量的下降,而液晶顯現器的信號傳送選用數字方式,是由顯卡直接輸入數不清字信號,不會構成信號的丟失,但現在大都液晶顯現器依然選用面向模仿顯現器的VGA接口,只要少量如EMC、三星、ACER等廠商設置了數字視頻信號接口。
六.運用功用更為智能化
因為液晶顯現器選用的資料和技能的不同,它的一些參數調配一般比較固定,這就要求顯現器的功用調節更為智能化,在這方面各家廠商均有自己老練的技能,總的來說,主要有兩種,一是相似EMC Auto-set主動調整及最佳設定功用,只要對其中一項參數進行調節,其它的參數主動調整到相應數值上,并且是最佳數值,保證顯現的最佳作用。別的一類是選用單鍵恢復功用,即預制一鍵,只須悄悄一按,即可將一切參數改回出廠時的預訂設置。